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太白县白云村,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,以“健康养生”为招牌,大力发展“民宿”+“旅游”产业,带动村域经济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。
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优美村庄
把环境改善作为首任,坚持“五不”原则,即不千一律,不大拆大建,不大包大揽,不贪大图洋,不重复建设,积极开展以“四边”(路边、屋边、水边、田边),“两体”(山体、水体)为主的环境整治,全面清理裸露垃圾,消除卫生死角,消除乱占乱倒、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。大力实施“七化”(净化、序化、绿化、美化、硬化、光化、管理长效化)工程,先后开展了进户路、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十余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实现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,乡村特色更加鲜明、公共设施更加完善、村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农村。
依托山水资源 打造景区村庄
坚持因地制宜,注重挖掘传统农耕文化、山水文化、人居文化生态理念,围绕“三国蜀道”历史文化遗址,精心设计载体,努力打造“云中驿站、白云人家”休闲民宿度假村。近年来,实施了绿化提升、河道治理、垂钓中心、街道提升改造4个项目,栽植各类苗木9万株,开办农家乐25户,改造街道1500米,修建游园2个,30亩水面景观1处,垂钓中心2个,停车场1处,三国风格驿站门楼、驿站木亭各1座,仿古拱桥1处、木屋3间,使村庄融入文化基因,充分彰显了褒斜古栈道驿站文化底蕴,形成“一景、一业、一貌、一品”。
发展集体经济 打造富裕村庄
深度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亮点价值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?;⒉?ldquo;白云驿”商标,成立太白县白云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通过股权纽带,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、分散的资金聚起来、增收的渠道多起来。近两年通过采取“支部+X”模式,建成70亩中药材示范园、50亩中蜂养殖示范基地、100亩生态猪(鸡)养殖基地、110亩赤松茸种植基地,吸纳会员126户543人,其中贫困户87户206人,户均分红2100元,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负增长到每年创收10万元以上。
培育特色文化 打造和谐村庄
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、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,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,积极引导群众追求科学、健康、文明、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,增强群众的可持续发展观念,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。大力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,制定落实村规民约,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,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,实现农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