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清凉寺北魏(386年-557年)初建于寺咀塔。经过100多年的王朝更替,历经战火,唐朝贞观(627年—649年)年间,由寺咀塔迁址至古寺圪堵。在明成化(1465年—1487年)年间、万历(1573年—1620年)年间两次进行扩建,但因古寺圪堵地形砭窄,道路难行,香火一直不旺??滴?3年(1684年),开始在清凉山大石壳动工修建,历经3年,人工凿石窑,13孔,开砭路1条。



据原石碑记载,康熙26年(1687年),有白色狐狸口衔如来佛祖牌位至龙眼泉边,当地人认为此乃神喻,由贾氏一族带头,将寺院由石圪堵迁址清凉山,后改名清凉寺。并将散建在附近的龙王、药王、眼光、马王爷收聚在此。内凿石窟,外砌砖木,飞檐挑金,金碧辉煌??吣诒诨鞑?,栩栩如生。正殿佛祖塑像高达两丈,鎏金镀身,有文殊、菩提侍奉两旁。正殿对面有韦陀手执降魔杖,身披护金甲,左边有龙王、药王、太白金星依次排列,右边眼光、山神、地藏等依次排列。上面则是玉皇大帝端坐天庭,威震全寺。最下面是供僧人居住的地方。其时为清凉寺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,曾有僧人百余,寺管土地数千亩,耕牛十二具。河对岸有大戏楼和马王庙以及私立学校一座。清光绪年间(1871年—1908年)再次扩建,人工凿窑,砭路改建,人工凿百十台阶而上。这时的清凉寺塑像工艺超群、美观;壁画精细,栩栩如生,观赏价值极高,僧人也多,香火旺盛。


1966年,文革期间“破四旧”时,清凉寺这个千年古寺遭到破坏。文革结束后,为了恢复这一历史古迹,当地百姓自发筹资,重建庙宇。从1984年开始至1991年,历经8年时间,基本恢复了庙宇原貌。这时的清凉寺利用天然石壳而建,各庙宇内凿石窑洞,外建砖木,庙宇高险,飞檐挑角,金碧辉煌,一年四季,到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。